3月25日,我校在行政楼8501会议室召开了2018年度社会服务工作总结大会。校长侯长林、副校长罗红芳,发规处、教务处、人事处、科研处负责人出席会议。各学院院长、分管副院长、社会服务科负责人,社会服务中心全体人员,2018年度社会服务先进团队负责人、先进个人、优秀管理人员,各专业学生代表参加会议。发规处处长、社会服务中心主任罗静主持会议。
会议对我校2018年度社会服务工作进行了总结。2018年,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技术和人才集聚优势,以打造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队伍和培养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”为目标,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,“引社会服务之水,灌人才培养之田”,构建学校高水平社会服务工作体系,推动学校转型发展、跨越发展,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。
2018年,学校完成社会服务横向项目339项,合同经费2558.12万元,实际到账经费2312.93万元。在七大服务中,人才服务149项1541.26万元,文化服务18项88.92万元,科研服务45项317.38万元,技术服务29项273.51万元,资源服务15项82.87万元,公共关系服务1项10万元,公益服务82项。学校为政府、行业(公司)和社会提供决策咨询项目256项,解决技术难题22个,转化科技成果4项,培养基层人才3323人。学校共有1098人次的教师和4393人次的学生参与社会服务,校外直接受益人数达2.1万多人次。全年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的教师总计314人次、学生总计685人次。派出19名优秀教师到基层全脱产挂职,85名教师开展柔性挂职服务,主动申请基层支教、入驻行业(公司)的教师人数分别达到40人和68人。
会上,罗静宣读了2018年度社会服务先进团队负责人、先进个人、优秀管理人员名单;侯长林、罗红芳为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颁奖;先进代表教育学院教师陆艳、国际学院教师杨国忠、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教师杨天友、学生罗航先后作了发言,畅谈了他们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当中的收获与感受,分享了工作的经验与做法;社会服务中心汇报了2019年社会服务工作综合改革方案。
侯长林作了讲话。他说,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越做越好,工作质量得到很大提升,社会服务工作已经在反哺人才培养、反哺科学研究;教师通过参与社会服务,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等工作;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,见识、能力、自信得到增长,精神得到丰富,各方面得到了成长进步。他指出,学校的工作做得好不好,就要看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的工作做得好不好,所以要兼顾好每一项工作,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。他强调,下一步,我们要逐步增大社会服务的总量,要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质量,要让项目产出效率达到最大化,要让师生在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,从而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全面发展。
罗红芳作了讲话。她指出,2018年,我校扎实推进社会服务工作,特色明显、亮点纷呈,社会服务工作呈现了学校建章立制激活力、学院抢抓机遇谋发展、教师发挥特长显能力、学生服务社会成栋梁的突出亮点,实现了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、提升学校影响力、增强师生自信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显效果。她就下一步工作提了几点建议:一是更加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,扩量、提质、增效;二是加强团队协作、做好协调工作;叁是加强品牌意识,打造特色亮点。
(宣传部 张东方/文图 叶丹/审)

校领导为社会服务先进个人颁奖

校领导为社会服务优秀管理人员颁奖

教育学院教师陆艳作交流发言

国际学院教师杨国忠作交流发言

农林学院教师杨天友作交流发言

学生代表罗航作交流发言

会议现场